2019秋-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时代的学与教

赵小勇 讲师 |新余学院
一、设置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为设置依据,结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标准和相关岗位需求精心设计。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建构上突出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基础、教学设计能力为核心、终身学习能力为扩展”的课程培养目标,努力对接国家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对接岗位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在学科专业领域中运用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和转变学习方式的发展能力,搭建六大模块十五个专题的内容体系,引导学生构建信息时代学与教的理论观、媒体观、资源观、技术观、设计观和评价观。 三、设计理念 在教学情境创设与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上,体现应用型课程的建设理念,立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以“传统课堂的教学设计”、“在线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混合式课堂的教学设计”三个维度,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五个过程按实际工作过程分层次重复呈现,知识内容和实践应用的深度与难度螺旋上升,在“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首脑并用” 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做学结合”。 四、课程结构 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 1. 基本内容:即六大模块十五专题,作为线上课程的主体; 2. 应用情境:即三个实际工作情境,作为知识应用的载体; 3. 拓展知识:即国考大纲(资格证考试)、省考大纲(招聘考试)、教育教学专著、专题讲座和优秀作品展,对接国考和前沿研究、展示学员成果。 五、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学习理念与教学理念;掌握教育技术的内涵、作用和理论基础;理解各类教学媒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深入理解并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并能够对学与教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最终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专业课程的学与教,探索教学改革并促进个人发展。 六、课程荣誉 1. 2013年获批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网易公开课和云课堂教学应用的探索与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教学为例》JXJG-13-20-5,已结题; 2. 2016年获批为新余学院第三批校级应用型课程建设项目; 3. 2016年获批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MOOC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践研究》JXJG-17-20-3; 4. 2017年获批为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 六、参考资源 中国大学MOOC上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教授的同名课程 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snnu-1001517001。
扫描二维码,开始学习课程